“人造皮膚”科技領先世界僅次于美國
中國每年需進行皮膚移植的病例在320萬人次以上,皮膚需求量在4億平方厘米以上,而國內目前沒有“人造皮膚”方面的產品,成為醫(yī)學界一大缺憾。日前,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成功研發(fā)“人造皮膚”,并可迅速投入臨床應用。
第四軍醫(yī)大學組織工程中心“人造皮膚”課題組總監(jiān)、張勇杰博士介紹,第四軍醫(yī)大學所開發(fā)的“人造皮膚”,是國內第一個獲批的組織工程同類產品,其醫(yī)療價值目前領先于世界,僅次于美國。
該項項目的研究開發(fā)已歷10年,前后共有50余人參與,耗資3000多萬,于2004年正式報于國家藥監(jiān)局審批,經過國家藥監(jiān)局60余名專家對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共同把關,前不久才正式給予批復,同意生產。
張勇杰介紹,“人工皮膚”項目的試驗在國內已非首例,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正是在全國各大軍醫(yī)大學的研究基礎上,將美國科技國產化,創(chuàng)新完成的這一便民產品。
臉部及外露面創(chuàng)傷患者應當慎用
“人造皮膚”新聞報道出來后,近日內已經有多位患者慕名前往“植皮”,而張勇杰教授借助華商網提醒大家,“人造皮膚”目前只用于“救命”,在美容上尚有一些缺憾,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進。
張勇杰說,“人造皮膚”對于大面積燒傷、體液流失、露骨等疾病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它可以封閉創(chuàng)面,隔離細菌,方便傷口的愈合,但目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造出帶有人體毛囊及汗腺的“真皮”,所以對于對美容要求較高的患者來說,還是要慎用,以免留下疤痕。
據(jù)了解,“人造皮膚”目前仍不能攻克世界難題“人體排異性”,但就300多例“人造皮膚”的臨床實驗效果來看,已經可以做到通過對人體膠原蛋白的控制,有效地將“排異性”損害降低到最小化。但張博士提醒廣大患者,如果身體遭受到“創(chuàng)面”損害,盡量在3-5天內前往“植皮”,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另據(jù)“人造皮膚”合作方、生產方陜西艾爾膚公司有關人員介紹,目前該產品的生產已經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估計在明年年初即可投入生產,價錢方面要視具體生產消耗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比國外同類產品價格要低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