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疤痕是由高溫、化學物質、電或受到強的熱輻射引起的組織損傷后的產(chǎn)物。傷口或創(chuàng)面自然愈合過程中一種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應,亦是傷口愈合過程的必然結果。疤痕增生是燒傷病人創(chuàng)面愈合后嚴重后遺癥,主要由于創(chuàng)面本身愈合過程中的病理改變所致。燒傷疤痕不僅有損容顏,還可礙及相關組織或器官的生理功能,如燒傷疤痕在口周影響進食,燒傷疤痕在眼或瞼外則影響視力、鼻孔燒傷疤痕影響呼吸等。
攣縮型疤痕.jpg (204.4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3 17:49 上傳
病人燒傷后,因年齡大小、個體差異、燒傷面積大小及創(chuàng)面深淺不同,在創(chuàng)面愈合后會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疤痕增殖。如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護理,可避免或減輕色素沉著、疤痕增生和由此引起的攣縮畸形。
燒燙傷疤痕康復注意事項
燒傷病人的救治,不僅限于保住生命,還必須使其功能康復、膚色恢復正常,達到生活自理進而回歸社會。因此燒傷疤痕康復注意事項是不少人最為關心的問題,燒傷疤痕康復是現(xiàn)代燒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時正確的疤痕康復治療,可明顯改善燒傷愈合質量,降低殘疾率。
在康復期還應注意一下事項:
皮膚清潔衛(wèi)生要注意。在燒傷創(chuàng)面剛愈合時,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藥痂,此時細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因此很容易發(fā)生感染、破潰。在燒傷疤痕康復期間,可使用中性清潔劑進行清洗,清洗后使用抗疤痕藥物等治療。
要避免過度磨擦和過度活動。這是由于疤痕表皮結構和功能不完善,使表皮較易受到損害,一些不恰當?shù)闹委熆赡芗又負p傷。在應用抗疤痕藥物時,不宜過度用力按摩,也不宜過長時間按摩,這樣會造成表皮與纖維板層分離形成水皰或血皰,關節(jié)部位過度活動,同樣會導致表皮松動分離,起水皰。
如果是下肢燒傷,不宜過早下地活動。這是由于疤痕表皮薄弱,而其下血管結構及功能又不完善,不能抵抗重力的內(nèi)壓,而在站立時下肢創(chuàng)面會因毛細血管破裂而發(fā)紫,甚至出血,這樣會加重疤痕增生,不利于燒傷疤痕康復。因此不宜過早下地活動,比較適宜的時機一般在3個月左右。并且在下地前最好使用壓力套保護,這樣可減輕疤痕充血。
正確把握手術整形時機,防止殘疾。對于功能部位的疤痕攣縮,如手部疤痕、眼部疤痕、頜頸部疤痕,在疤痕穩(wěn)定后應盡早手術,特別是兒童,更應早治療,可適當提前整形。否則,可引起關節(jié)、骨骼發(fā)育異常及血管神經(jīng)短縮,導致殘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