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疤痕是人類特有的損傷性皮膚真皮纖維增生性疾病。它們伴有疼痛、瘙癢和收縮感,并可能導致功能受限。已發(fā)現(xiàn)一些遺傳、全身和局部因素會影響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疤痕的形成,如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循環(huán)中的性激素和局部機械力。 對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疤痕的治療,保守或微創(chuàng)治療的作用,如夾板、硅膠薄片和類固醇注射,在文獻中已有詳細描述。 自體脂肪移植已被引入用于治療萎縮性疤痕和輪廓畸形。自體脂肪移植不僅能改善輪廓和填補缺損部位,而且其再生和重塑周圍組織的能力也日益受到關注。研究表明,脂肪來源的干細胞具有血管生成和抗凋亡特性,對傷口愈合、軟組織修復和疤痕重塑有影響。 脂肪移植于 1893 年首次描述,用于填充眶下緣的后縮疤痕。此后,脂肪移植在下個世紀緩慢發(fā)展,1992 年,Coleman 描述了他的技術(shù),該技術(shù)提高了脂肪細胞的整體存活率。自此,脂肪移植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它廣泛應用于乳房再造和隆胸,作為改善輪廓和微調(diào)再造乳房的輔助手術(shù),或作為乳房再造的獨立技術(shù)。 最近,脂肪移植作為一種治療疤痕的方法得到了推廣,大量文獻支持其用于治療一般疤痕。Spikeman 等人證實,脂肪組織源性基質(zhì)細胞能以旁分泌方式抑制 TGF-β1 誘導的人真皮成纖維細胞增殖42 。同樣,脂肪組織源性基質(zhì)細胞條件培養(yǎng)基也能抑制 TGF-β1 誘導的瘢痕成纖維細胞肌纖維收縮和膠原 III 基因表達。Li等人證實,脂肪組織源性干細胞條件培養(yǎng)基通過抑制p38/MAPK信號通路,減少膠原沉積、瘢痕形成并抑制增生性瘢痕纖維化。因此,脂肪組織源性干細胞調(diào)節(jié)介質(zhì)是治療肥厚性疤痕的潛在治療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