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眼姑媽殊勝往生的啟示
按語解讀:
這個老人不苦嗎?很苦!比一般人都苦。
她有高的地位嗎?沒有!三歲送人做童養(yǎng)媳,一生為人煮飯洗衣糊口,屬于最卑微階層的人。
她有好的學問嗎?沒有!按她的年齡及身世,應該是大字不識一個。
她有深入經藏、通達教理嗎?沒有!連這句阿彌陀佛的意義也不了解。
她會很多修行嗎?不會!除了一句佛,什么也不會、也不知。
她念佛很久嗎?沒有!開始只是隨著念佛機聽聽而已,真正自已念佛才三年半的時間。
她念佛很精進、很勇猛嗎?談不上!八十歲的高齡,身心俱衰,如弩之末,失明多病,孤獨而居,照顧自身尚且不易,還談什么精進力。
她有降伏煩惱嗎?沒有!和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難以共處,說什么降伏煩惱。
她念佛工夫很好嗎?談不上!不過早晚隨慧凈法師的念佛機,一句一句地跟著念而已。
她念佛已經清凈心了嗎?沒有!照樣煩煩惱惱。
她有發(fā)菩提心嗎?沒有!她不懂得什么菩提心,只是為了想見弟弟而愿生極樂。
這樣的她,有往生嗎?有!而且很殊勝!
1、預知時至殊勝。提前一個多月就說:‘阿彌陀佛有來看我,要來接我走了。’
2、常蒙佛護殊勝。因感受阿彌陀佛常來探視,故常說佛來。
3、不受眾擾殊勝。雖然沒有一個相信她說的話,但她毫不動搖。
4、心與佛契殊勝。因為內心與佛相契,自然不為外動。
5、有條不紊殊勝。對臨終諸事安排,非常得體,次第不亂。
6、不驚他人殊勝。既然沒人相信,那就不必驚動大眾了;諸事安排已畢,隔日即隨佛稍然往生。心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這樣嗎?
7、無須助念殊勝。她也不知道還有臨終助念這一說,對她來說,念佛佛來迎接是再正常、再自然不過的了。一般人修行多年,仍然擔心臨終,要找一大堆的師父蓮友來助念。兩相對比,勝劣立判。
8、心定神閑殊勝。一個八十幾歲的盲老人,自己梳發(fā)整齊、穿好新衣、穿好新襪、穿好新鞋,拿起念珠,自己躺在床上,念佛靜候佛迎;這即使是在平時也很不易,需要很費力氣、很費時間,何況正是臨終,如果有一點心慌意亂、體力不支,能做到嗎?也可能老人心定神閑先穿戴好,然后靜靜待佛來迎;也可能佛已來迎,老人讓佛稍候,然后一一穿戴齊整。雖不知其詳,但無論哪種情況,都是無比殊勝。其實心佛相感,彼彼相知,也無所謂先后了。
9、正念分明殊勝。如此心定神閑,手持念珠,緊靠胸前,正念分明,念佛而終,那是一定的了。
10、出人意料殊勝。常人總是把眼睛盯在名氣很大、地位很高、學問很好的一些佛教會長、大和尚、大法師身上,希望他們走的時候能有卓越的表現,也好振奮弟子們的心,并借以壯大佛教的門面,然而結局少有不出人意料、不令人失望的。如今這個盲眼老太婆,沒人看得起她,沒人相信她,沒有人想到她最后會有這一招,可她卻真真實實地見證了佛法利益的真實不虛,一些萬人景仰的大和尚、大法師未必做到的,她卻輕松做到了,這不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嗎?佛法幽微,凡夫難解,也許高名的大法師與卑微的盲老太兩者的作略,都是菩薩示現;果其如此,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嗎?
一個沒有文化、不知教理、不會修行、沒有清凈心、不懂菩提心、煩煩惱惱、也說不上精進勇猛、念佛時間也不長、多年眼盲、一次未入寺門、甚至皈依儀式也沒有的八十幾歲的老太婆,竟然獲得這樣殊勝的往生,令人感動、令人驚嘆、令人好生羨慕之余,一切人不禁要在心中問一問:她究竟靠的是什么呢?
靠她自己嗎?可是歷數凡是能靠上一點的條件,她一條也沾不上邊,就她自己是真正的一無所能、一無所靠。然而她有兩大真正可靠的資本,一是彌陀的不虛本愿,一是她自己的專!
其實對一切凡夫來說,平時所積累的學問、智慧、修行、善功,一般人都以為是驕人的資本、可靠的本錢,但這些面臨死亡是一點也沒有力量、一點也靠不住的;真正能靠得上的只有阿彌陀佛的本愿,以及自己的專,而這兩點她都擁有了,則她所倚靠的資本即是充天充地、亙古亙今、彌漫法界、透徹身心,也就難怪她能勝過一切人了。
就這兩點來說,彌陀的本愿對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不能算是她的個人專長,所以這個盲老太之所以勝過眾人,以及眾人之所以輸給盲老太的,最后只在一個字??‘專’還是‘不!!
她,一個盲老太,一無所知,一無所會,只知念佛,只會念佛,剛好,專!實是專而又專,因為她沒有雜的條件,沒有雜的資本,她在主觀上連想也想不到去雜行雜修,而在客觀上也沒有人看得起她,去教她雜行雜修。可說既沒有雜的內因,也沒有雜的外緣,從頭到尾只知道一句佛,只認識一條路,只懷一門心思,只使一股勁,真正是一向專念,順佛本愿。
她年老了,沒有別事,有的是時間,不念佛只會胡思亂想,所以不如念佛。她足不出戶,沒有社交,除了家人的問安,只能聽到念佛機的聲音,所以即使沒念也等于在念。她就是這樣念佛、吃飯,吃飯、念佛,不分晝夜,也不知晝夜,談不上用功,也談不上不用功,在她也沒有用功不用功的觀念,也許在聰明人看來這是一種傻乎乎的呆念吧。
她不辨晝夜,不知時間,但卻清清楚楚、早早知道彌陀來迎的時刻,歷歷在心,如數倒計時一樣在預作準備。我們雖然晝夜時間看的一分一秒也不差,但心中對彌陀的來迎卻一無所知,就這樣糊里糊涂地過一天又一天。兩相對比,到底誰是知道時間的人呢?到底誰知道的時間有意義呢?這真是奇特的對比。
祖師早已說過:專修之人,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往生。所以對于她的殊勝往生,實在來說,不僅不應該有一點意外,反而是理所當然。她這樣專修的人如果不能往生,天下就沒有人能往生;她如此專念佛的人,往生如果不殊勝,天下就沒有人往生能殊勝。因為她的往生不是她自己的作品,而是阿彌陀佛的作品。她不過因為自己毫無能力,所以就完全地任著阿彌陀佛來造作這件產品而已。既是阿彌陀佛的作品,就沒有不殊勝,沒有不圓滿的。這就是‘自然之所牽’的道理啊!
因為專,所以預知時至。專而又專,專誠所感故。
因為專,所以常蒙佛護。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總不論照攝余一切雜業(yè)行者故。
因為專,所以不受眾擾。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因為專,所以心與佛契。與佛本愿得相應故。
因為專,所以心中篤定。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故。
因為專,所以無須助念。專稱佛名正定業(yè),平生業(yè)成早預辦故。
因為專,所以心定神閑。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故。
因為專,所以正念分明。十方凡圣專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故。
因為專,所以出人意料。一切善業(yè)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故。
這個盲老人的念佛往生是活的教材、活的證明,是佛經祖著在凡夫身上活生生地體現,是以事實演繹給我們看的活的經本、活的祖著。所以這個盲老人,她只會念佛,不用再讀經文祖典,而我們卻在她身上讀到經文祖典的無量妙義。她以自身現證了‘一代大藏,不過是六字名號的注腳。’
常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經典各人有各人的讀法,智慧也各有不同的理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廣及三藏,深入八宗,人皆認為是智者,但若最后一招糊里糊涂,能算真正的智者嗎?八字不識一撇,九字不認一勾,只會一句六字,法門一竊不通,人皆以為是愚者,但如這個盲老人,愚而能成佛,吾人寧守其愚。
茲再恭錄祖師法語數則,以與盲老人殊勝往生互相證明:
1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2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3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4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5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6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7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愿最為強。
8不為余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9一一光明相續(xù)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10有緣眾生蒙光照,增長智慧生安樂。
11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12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諸佛家。
13一切時中相續(xù)作,至死為期專復專。
14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15終時正意念彌陀,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愿力,一念之間入寶堂。
16一念乘空入佛會,身色壽命盡皆平。
盲眼老人預知時至,梳妝打扮靜候佛迎
|